作者/来源:伏盛世,樊崇,赵天运,王磊[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义马气化厂,河南 义马 472300] 日期: 2008-12-19 点击率:1787
1 前言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生产以来,地球大气层中CO2的浓度一直在以每年1.5×10-6(体积分数)的速度不断地攀升。为了控制CO2排放量的增长,最大限度地延缓全球变暖加剧趋势,如何降低大气中CO2含量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CO2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性研究课题。 在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方面人们已开发了许多可行的途径:如作为化工原料可以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纯碱、其他碳酸盐(脂)、水杨酸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碳经化学合成制备工业原料也取得了上述成果,但目前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仍利用其惰性特征,如CO2在饮料、啤酒、烟草、农业肥料、食品保鲜、石油开采等方面的应用。尽管如此,同总的排放量相比,迄今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的CO2仅占很小的一部分。 CO2结构稳定、反应活性低,由于这一惰性特性使其化学固定和转化受到限制,给其进一步的综合利用带来很大困难。因此利用CO2作为有机合成的基本原料,其关键是CO2的活化问题,不同的活化方式和活化态决定着可能被利用的反应路线。CO2的活化方式主要有生物活化、配位活化、光化学辐射活化、电化学还原活化、热解活化及化学还原活化等,目前尚未取得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如果能有效地将惰性的CO2转化为性能活泼的CO,而CO作为通用化工合成气的原料则能广泛应用于羰基合成领域,用来生产碳一化工产品如甲醇、二甲醚、醋酸、甲酸、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DMF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