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素有“煤城”之称,煤炭开采历史已有百余年。2009年3月,枣庄被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两年来,枣庄加快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着力发展煤化工、文化旅游及城市建设。如今,转型进展如何?枣庄有哪些新变化?
枣庄市城市转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梁家和,是清华大学化学化工专业博士,枣庄2005年重点引进的专业人才,大家更习惯叫他梁博士。
梁博士告诉我们,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阶段,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同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枣庄实现城市转型的关键,首要解决的是产业转型,必须选择有基础、有条件、有前景的产业作为接续替代产业。而从煤到煤化工及精细化工是枣庄的首选。
“必须转换思路,要把煤由燃料变为原料,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从价值链上看,煤炭产业的链条越长,附加值就越高,经济效益就越高。”梁博士为我们算了一笔账:煤转化成电力可增值2倍,转化为尿素可增值3倍,转化成甲醇可增值4倍,转化成醋酸可增值10倍,转化成醋酸丁酯可增值40倍,转化成二醋酸纤维素可增值近80倍。
“随着煤化工产业链条继续向下游延伸,煤就会变成"金"。梁博士兴奋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