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仅石油短缺,主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也严重短缺。国外很少做煤化工,我国10年之内已经成了煤化工的技术高地。发展煤化工,和国外的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竞争,最终满足我国对石化产品的需求,这是一个机会。除了经济风险,发展新型煤化工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外部条件,二是节能减排,三是煤气化技术选择。
煤化工的利弊之争一直存在。
一方面,中国需要煤化工弥补石油石化产品的不足;另一方面,逢煤必化、一拥而上的势头,确实存在资源和资金浪费的隐忧。另外,煤化工耗水问题和对环境的影响,也让人们对很多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质疑。
真正从事煤化工研究的专家似乎并不太热衷上述争论,更关注的是什么样的煤化工项目能行得通。
处在竞争和互动关系中
“我们应该有更广的视野,做煤化工,要知道有很强的竞争对手。”在10月举行的中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如是说。
金涌说的对手,指的是传统的石油化工和新兴的天然气化工。含碳能源主要用于三方面:工业与民用燃料、运输液体燃料、石化原料。
“石油是主要的化工原料,天然气、煤炭、生物质能都可以作为化工原料,替代一部分石油。我们做煤化工,必须知道邻近这些能源的状态,和我们之间是怎样一个竞争和互动关系。”金涌说。
金涌表示,煤炭、石油、天然气逐渐三分天下。目前,世界石油产量基本稳定,但是好的油,像大庆产的高品质油已经越来越少了,主要炼劣质油。世界石油化工行业产值年增长率约为20%,在石化行业中,石油还是主力,但是炼油的人已经有危机感。
有危机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比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更有竞争力。美国、中东地区发现了很多乙烷,乙烷脱氢后可以得到乙烯,成本较低。美国和中东地区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所占的比率已经很高了,而中国、日本、韩国生产乙烯的原料主要还是石脑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