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通过不那么稀缺的煤炭,转换为稀缺的油品,拓展了获得石油的途径,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从国内的产业组织来看,也有助于打破石油行业的寡头格局,促进石油行业更充分的竞争。但是,同其他煤化工的特点类似,煤制油投资密集、技术复杂,工业实践有限,水资源消耗总量大,存在较大的环境排放超标风险、需要提高标准强化监管。这些特点,决定了煤制油的市场与非市场风险较多。
市场风险短期内不大
煤炭与石油的价格是项目能否收回投资、稳定获利的最关键因素。每生产一吨油,要消耗4吨左右的煤炭。一个年产10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消耗的煤炭相当于一个中型矿井的产量。但是,目前我国的煤制油项目均靠近大的煤炭产区,对于局地煤炭市场(几千万到几亿),特别是价格的影响短期内不大。煤炭产区具备充足的保持价格稳定下的供应能力。
原油市场已经是一个全球市场,我国60%左右的对外依存度决定了国际油价与国内价格的趋同趋势(扣除运输成本与税收)。过去几年,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油价曾经出现短期的大幅下跌,但是目前已经重新上涨到100美元左右,并且维持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面临世界经济长期走低的悲观预期,以及各种替代能源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与美国页岩气),如此的油价水平如何解释,以及未来是否会迎来一个“低油价”时期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问题。看空者需求与供应方面的理由不少,而看多者强调廉价石油时代已经结束,石油行业较多的“稀缺租金”的情况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笔者更倾向于后一种看法。
过去国际上的诸多项目经验表明,原油60-90美元/桶是煤制油项目的盈亏平衡点(Breakeve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