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项目均存在很大的污染隐患,若环评工作不到位、排污设施利用率低,新一轮的环境污染很快便会袭来。
面对煤炭行业的整体低迷,各煤炭企业将转型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煤化工上,对于煤化工的投资也是异常火热,有的地方甚至出现“逢煤必化”的现象。
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在近日举办的2014中国国际煤化工论坛上表示,中国煤化工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其中2013年已投产煤制油项目的产量达到170万吨,甲醇产量达到2900万吨,煤制烯烃产量180万吨,煤制气天然气示范项目产量也达到了27亿立方米,产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
不仅如此,李勇武还指出目前国家批准的一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预计到2020年,中国煤制油和煤制气规模分别达到3000万吨和500亿立方米。
煤化工火热缘起何处?
煤化工作为煤炭产业链的延伸,在当前发展火热,这与煤炭行业本身的不景气有着直接联系。
“从行业本身来讲,煤炭行业本身就热衷于煤化工,煤化工属于煤炭产业往下延伸的一部分,多利用一次就可以创造额外的利润。当煤炭行业较为景气时,煤化工就已经很热了。而现在恰恰是煤炭行业最低迷的时期,煤炭运不出去,所以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煤化工上面。”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煤企当前面临重重困境,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保住煤炭企业,保障地方财政收入,也纷纷加大了对煤化工的政策扶植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煤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