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对于煤化工产业政策相对谨慎——不能停止发展、不宜过热发展、禁止违背规律无序建设。在能源行业内,对煤制天然气的态度也呈现两极分化。
自去年以来,国内煤制天然气项目备受追捧。不完全统计,国内在建或规划的煤制气项目50余个,总产能超过2200亿立方米/年。对煤制天然气的热衷,实际上是对稀缺天然气资源的渴望。
目前,国家对于煤化工产业政策相对谨慎——不能停止发展、不宜过热发展、禁止违背规律无序建设。在能源行业内,对煤制天然气的态度也呈现两极分化。
支持者认为,发展煤制天然气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需求,也是煤炭清洁利用的主要途径。近期,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机构建议推动将煤炭从燃料向原料转变。国家能源委、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也提出,促进煤炭集中高效利用代替粗放使用,保护大气环境。
反对者从水资源、环境的压力层面出发,对煤制天然气投反对票。其认为,我国大部分富煤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煤制油气对资源环境条件要求高,应定位于国内油气供应的重要补充。
一、煤制天然气政策基调:从严管理
今年初,国家能源局提初定“十三五”末煤制气产量500亿立方米/年的目标,占天然气总量1/8。目前,国内投产天然气产量不过数十亿立方米,500亿立方米的规模为投资企业和煤炭资源地提供庞大的预期。
但从国家政策看,煤制油气的审批仍然从严管理。年产超过2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年产超过100万吨的煤制油项目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