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新《环保法》正式施行,无疑对煤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形成高压倒逼态势,煤化工企业的资金投向、工艺技术应用以及管理都环环紧扣环保这一关键节点展开。近日,中国化工报记者在对山西几家煤化工企业采访时了解到,这些企业均因企制宜,把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放在了比以往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领先技术为支撑,以循环经济项目为战略主导,严格履行化企的社会责任,形成了一股“环保优先流”。
技术引领,打造绿色生产示范
根据中科院2014年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可持续发展总能力在全国排第24位,环境支持系统排在第27位,生存支持系统排在第29位。可以说,山西是全国环境问题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山西省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也显示,全省地表水水质属中度污染。另有调查显示,全国绝大多数的CO2、SO2和烟尘排放都由燃煤引起。
图为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循环经济园区,园内包括焦炭设计产能360万吨/年的焦化厂等多个项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认为,煤炭直接燃烧,能量利用率不高,碳排量大,同时,“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禀赋状况催生了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面临水资源、环境、技术、标准等多方面挑战,煤化工产业过快发展有可能打破局部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和生态环境平衡,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我国减排目标的实现。
“作为新型煤化工项目,要打造环保型生产工艺流程,必须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作支撑。”山西焦煤集团飞虹化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