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率队赴山西、内蒙古两地,实地调研煤制油、煤制气项目。按照国家能源局工作计划,今年内将出台《关于有序开展煤制气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稳步推进煤制油产业化示范的指导意见》。媒体对此解读为,白克力的调研活动是为出台这两个《意见》以及为国家制定煤化工“十三五”规划做准备。
近年来,发展以煤制油、煤制气为主的现代煤化工项目,是一些煤炭富集地区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但是因其高耗能、高耗水、污染排放等问题,国内对煤化工的争议不断,再加之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又给煤化工带来冲击。由此看来,我国现代煤化工走到了十字路口,今后该怎样走,各方意见不尽相同。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接受了中国化工报记者独家专访,谈了他对发展我国煤化工的一些观点和建设性意见。
煤化工燃料路径只宜作为技术储备
中国化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企业界和学术界对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一直有不同的声音,政府相关政策也摇摆不定,有人认为这是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需要,也有人认为投资和环境风险太大,对此您怎么看?
金涌:坦率地说,我对发展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在内的煤制燃料路径持保留态度。
2014年3月9日,中石化湖北化肥年产20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工业示范装置产出优质乙二醇产品。该项目是中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之一,标志着中石化在煤化工技术自主研发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图为乙二醇产品正在装船。
以煤制油为例,煤制油没有产业链,产出的油只能做燃料烧掉。从以煤为燃料变成以油为燃料,这一过程只是把形态变了一下,固体变成液体,但能量损失很大,利用率只有36%左右,能源转化率低,大量的能量损耗掉了;同时污染也比较严重,二氧化碳排放很大,绝对不是一个低碳的路径;加之投资大,国内已经投资的煤制油项目达到上千亿元。
图为山西晋煤天溪煤制油厂区,该项目于2009年投产。
现在,煤制油项目处于赔钱的状态,如果将来被征收碳税,根本承受不了。而且我认为,石油价格将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徘徊在每桶50~60美元之间,高油价时代很难再现,当石油价格在70美元以下时,煤制油就没有利润了。现在有的企业说自己还赚钱,主要是企业有自己的大煤矿,把自己的煤价压得很低,把煤炭的利润吃掉了。所以,煤变油应该不是一个商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