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层次和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少,一直是困扰洛阳市石化煤化产业发展的难题。《洛阳市重点产业产学研合作行动方案》提出,洛阳市将组建7支科研攻关团队,围绕精细化工、煤化工、氟化工、分子筛等领域重大关键技术进行攻关,预计到2020年,形成石化和煤化优势互补、资源综合利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石化煤化产业创新中心,让“两化”产业实现“华丽转身”。
延长产业链,洛阳市坐拥资源优势
近日,在市科技局办公室,吉利区某民营化工企业总经理孟永建开门见山道:“咱们市科技局能不能牵线搭桥,给我们企业引入科技成果提高化工产品附加值?”
孟永建显得有些着急,话匣子一打开,记者才明白这种“急”合情合理——“在我们企业,采购来的煤制油大部分加工成1万多元1吨的烯烃销售出去了,极少部分加工成基础油。多一道深加工工序,产品价格马上升至5万多元1吨。你说,我怎么不急着引进技术、增加和扩大深加工产品种类和规模?”孟永建说。
孟永建的这番话,反映的是石化煤化产业的一个客观事实——在这个行业,要想获取高额回报,就得往产业链下端发展,往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发力。
市科技局副局长林明烟说,就拿煤化工的一个分支产品烯烃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