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句话用在煤炭与电力之间的关系上可谓再恰当不过。
煤电联营的话语权在2012年之前一直掌握在煤炭行业的手里,而如今,为煤电联营积极奔走呼号的竟也成了煤炭行业。
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应大力推进煤电联营与一体化发展,推动煤炭行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煤电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煤炭企业参股、控股燃煤电厂总装机达到1.4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的17%左右。与此同时,中央五大发电集团参股、控股煤炭总产能3.2亿吨/年,年产量2.6亿吨左右,占五大发电集团电煤消费量的20%。
部分实力雄厚的大型煤企在煤电联营方面已经形成比较大的规模。记者了解到,神华集团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6500万千瓦,同煤集团总装机达1400万千瓦,陕煤化电力权益装机达到1200万千瓦,淮南矿业集团和山西焦煤集团参股、控股煤电装机规模均超过1000万千瓦。
然而,煤电联营能否担当拯救煤炭行业的重任呢?
煤企电企都欢迎
济宁矿业集团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煤电联营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无疑是稳定市场的上选。“一方面煤矿可自行消化无法销售的煤炭,尤其是劣质煤,实现‘自产自销’。另一方面电厂可及时得到煤炭的供应,不必再担心煤炭库存少的问题。此外,在市场波动时,煤矿、电厂经济效益可以平衡互补。”上述人士称。
这位负责人同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