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在2015国际煤化工论坛上表示,目前已拿到国家“路条”的12个煤制燃料项目由于环境约束,很难在“十三五”期间全部实施。
煤化工向来被看作是煤炭产业优化内部能源结构的一条有效路径。但现在,这条被寄予厚望的道路前方,似乎也充满了变数。
一个共识是,短期内我国一次能源煤为主体的现状尚无法改变。但在能源革命的大势面前,煤炭这块黑色黄金应如何重绽光芒,答案却是众说纷纭。
煤炭资源如何科学开发?煤炭如何清洁利用?煤炭体制改革从何入手?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就上述系列问题采访业界专家,探寻煤炭发展的未来之路。
煤炭资源:科学开采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煤炭开发能达到安全、绿色、高效三方面基本要求的全部产能仅有11亿吨左右,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1/3。”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现有煤炭开采技术条件下,我国煤炭产量已经大大超出了煤炭行业在资源、环境、安全等方面所承载的生产能力。
以煤炭大省山西为例,山西省国土部门资料显示,至2020年,煤炭开采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