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双链驱动循环经济发展
——河北省磁县经济开发区循环型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调查
9月8日,国家工信部、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在北京联合启动智慧化工园区试点工作。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表示,鉴于天津港“8·12”事故的教训和化工在工业行业中的突出地位,中央政府已经明确将城市人口密集区的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工程列为稳增长促投资措施中的首个要务,并将出台实质性的资金支持政策。目前是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的最佳时机。由工信部组织编写的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很快就会出台,化工园区要充分认识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园区本质安全和环保保障水平。
日前,就如何抢抓国家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北京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及各地化工企业面临新一轮整体搬迁和国家启动智慧园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实现入园区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加速开展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等问题,中国化工报记者专程深入到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经济开发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
顶层设计:确定低碳理念,走“差异化”竞争之路
煤炭通常以“吨”作为计量单位。而从煤中提炼出来的化工产品,以“克”来计量;利用煤气制成的天然气,以“立方米”来计量;生产炭黑过程中的废气发电,以“度”来计量。
事实上,依托28亿吨煤炭储量,煤炭产业一直是河北省磁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磁县煤炭产业主要以采掘、洗选为主,煤挖出来就运走,卖的就是资源。而业内数据显示,把煤炭转化为焦炭,产值可增加3至5倍;把煤炭转化为电力,产值可增加8倍;把煤炭转化为化工产品,产值可增加20倍。
“磁县煤炭产业不能是高耗能且长不大的老树。”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和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中共邯郸市磁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崔仲民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粗放生产的产业模式必须改变。为此,早在2008年,磁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围绕煤炭优势建立循环经济园区,要让老产业生“新”。“在低碳的基础上彻底打破‘只焦不化’局面,由低端焦煤生产进入煤化工产业高端。”
崔仲民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邯郸市磁县经济开发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南部,是京津冀一体化和中原经济区叠加区域,与河南安阳接壤,区位优势明显。邯郸市又是河北省重要的钢铁和煤炭资源基地。磁县是全国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