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在讲话中谈及“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升级示范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中国煤化工》杂志编辑部就这讲话内容做了整理。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即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加强全方位的能源国际合作,其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能源供给革命的核心内容,特别强调和明确了要适度发展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现代煤化工,要突破技术瓶颈,降低成本,有序布局,但不能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我们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是刚刚改革开放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刚刚过后,我们开始重新启动现代煤化工的研发工作,先后完成了实验室研究、工程基础研究、工程放大和中间实验,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了坚挺的基础。
从2008年开始,国家能源局成立以后,开始将技术创新和产业部署紧密结合,系统地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和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其中神华煤直接液化,伊泰煤间接液化,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大唐克旗、新疆庆华和内蒙汇能的煤制天然气等首批示范工程先后在“十一五”和“十二五”前期陆续建成投产,验证了自主技术的可行性,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一批技术研发的企业培养了专业人才队伍,特别是在这个升级示范的过程当中涌现了一批像神华煤制油、大唐煤制气这样的一批央企作为领头羊。同时,还有像伊泰、庆华、汇能等这样一大批的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成为了我国煤化工领域里的应该是骨干企业。
同时,“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深加工的升级示范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各方对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存在意见分歧
一是对煤炭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
一方面,以业内从事煤化工产业的企业、专家为代表作为支持方,大多都强调煤炭深加工对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方面的作用,但有的时候,我们也轻视了像市场、技术、环境的风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