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大气法,该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让治理大气污染的高招备受关注。在石油和化工行业,通过气体分离实现节能减排、资源回收、节本增效的需求也十分旺盛,这些直接惹“火”了气体分离膜产业。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企业。已经扎扎实实积累了30年技术和工程应用的天邦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天邦公司),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天邦膜作为气体分离膜国产化第一品牌、行业的领军者和排头兵,依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发实力,以其超过30年的技术积淀,正在守卫蓝天、气体分离方面大显身手。
技术积淀30多年开创中国气体膜分支
分离膜被列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在国际上也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其诞生要追溯到30多年前: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孟山都公司成功研发了氮氢膜分离技术并应用于合成氨,但该技术被列为A级机密,不予转让。1983年,我国花费100多万美元引进了第一套氮氢膜装置,并且在短短的2~3年时间内,先后引进了近20套这种装置。
为何这类膜分离装置如此有吸引力?据天邦公司总经理徐徜徉介绍,与传统的分离技术如深冷精馏、变压吸附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分离过程无相变、投资省、运行稳定、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且易于实现规模放大,易与其他技术集成耦合,因此自商业化后快速获得应用。
但随后几年,这些氮氢膜装置因寿命原因开始面临更换。考虑到我国现实的工业需求,在中科院的支持下,我国著名化学工程专家、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朱葆琳教授带领科研团队,经过“六五”和“七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克服重重困难,历经近10年探索与钻研,终于完成了氮氢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