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煤炭市场行情低迷等因素影响,“十一五”以来被“热捧”的新疆煤化工产业在“十二五”后两年开始“脚踏实地”,但新疆煤化工“十二五”规划预计实现的目标产能在“十三五”规划中“缩水”。新疆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业内人士认为,煤化工目标规划的缩水是新疆应对大环境不景气的务实之举,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但本地消纳能力有限,煤化工产业的目标市场仍是内地,面对当前国内外工业经济低迷的形势,坚持发展宜工宜民的煤制气外运是规避风险的最好选择。
新疆煤化工“起大早、赶晚集”
新疆是我国煤炭资源大区,煤炭预测储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以上。2005年,新疆召开第一次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把新疆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资源转化产业基地,吸引了数十家国内煤炭煤电煤化工大企业大集团进驻新疆抢占资源先机。
2010年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新疆将建设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剧了煤炭企业对新疆煤炭资源争抢的速度。
拥有我国最大整装煤田的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自2005年12月开建至2012年底,吸引了中石化、神华、华能、华电等56家大企业大集团入驻,规划实施包括电解铝、煤制气、煤制化肥、煤炭分质综合利用在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