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价格雪崩式下滑后,山西希望通过煤电联营来拯救煤炭企业,但山西电力产能也已严重过剩,晋电外送又受制于通道瓶颈。这个曾经因煤而富的内陆省正经受着煎熬,无论是煤电一体化、煤化工还是新能源,山西的“脱煤”之旅都显得前路漫漫。山西脱困的迫切愿望,与意图跑马圈地的央企一拍而合,于是有了规模空前的“央企组团进山西”。连年GDP增速全国垫底的山西,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曾经明争暗斗过的对手——央企。
2015年8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毅亲自率领58家央企来到山西洽谈合作,这次“2015年中央企业山西行”活动中,双方共签约了47个合作项目,总投资约1555亿元。全程参与此次“央企山西行”的山西省国资委内部人士高华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此次山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央企组团”行动酝酿于2015年春节,最初叫“央企入晋”,为此山西省发动了省发改委、国资委、商务厅及投促局等多个部门,“(李)小鹏省长到国务院国资委拜访张毅主任,才把这事定下来。”本来山西计划去北京开大型推介会,后来定为请央企赴山西,活动改称为“央企山西行”,“客场变成主场,主动权更高。”高华说。这次会上,李小鹏表示:“山西省的经济仍然处在最困难的时期。”这已是他入晋任职的第7年。由于煤价处于近10年来的低位,而且还在不断下跌,山西这个曾经因煤而富的内陆省正经受着难熬的经济下滑。
山西寄望于经济转型来摆脱困境,但长期一煤独大的格局,决定了其现实的转型方向依然与煤脱不了干系。南方周末记者在山西调查发现,无论是煤电一体化、煤化工还是新能源,山西的“脱煤”之旅都显得前路漫漫。煤与电的风水轮流转山西一位银行业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不碰煤炭、钢铁”,已成当地银行的“死命令”,“现在只能对电力企业发发贷款”。此时正逢山西经济最艰难时刻。继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GDP增速垫底后,2015年上半年,山西GDP又以2.7%的增速排在倒数第二,在全国31个省份中只比辽宁高出0.1个百分点。而在省内,许多县市已经出现大面积的GDP负增长。从财政收入看,山西80%的城市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