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一直活得纠结——
一方面,把煤转化为油的技术契合我国富煤贫油的能源格局,有利于能源安全﹔另一方面,“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又让其颇具争议。
2008年前,油价一路走高,煤制油被寄予厚望,火了起来﹔但随后不久,投资风险大、技术需完善等因素又让有关部门紧急出招“制动”,提出不能“全面铺开”。
10多年的技术攻关、高额的投入,一度让人怀疑煤制油到底行不行﹔近两年,多个煤制油项目好不容易实现量产,偏偏又赶上油价下跌,所有煤制油企业都在亏损。
“如果国际油价长期维持在40多美元/桶,行业可能会遭受毁灭性打击。”一位煤制油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煤制油产业,该剎车制动还是加油提速?
手中有油,心中不慌
发展煤制油,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际原油进口话语权
“煤制油的战略意义要大于经济意义,这一点我们很清楚。”神华煤制油项目负责人表示。煤制油就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包含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技术路线。
要认识煤制油的战略意义,得先从我国“富煤贫油&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