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台的《山西省煤化工产业3年推进计划(2015~2017年)》提出,力争2015~2017年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0亿元,年均增长30%;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600亿元,年均增长20%。
《推进计划》公布后,在山西煤化工企业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业界纷纷表示,山西煤化工产业要实现这些目标,在实现装备现代化、面向高端转型以及大融资大项目等方面还需要政策雨露的滋润,给企业助力减负。
装备制造应现代化
“要实现煤化工3年推进计划,离不开装备制造的现代化,离不开低能耗、高产出、环保、经济、稳定运行设备的支撑。我认为,政府要在首台(套)设备上给予设计、制造、使用企业提供大力支持。”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广民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说,该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出适合“三高”劣质煤(高硫、高灰分、高灰熔点)日耗煤750吨、1000吨、1500吨、2000吨、2500吨炉型的水煤浆水冷壁气化炉(清华炉),并且设计并制作完成了每小时副产40吨蒸气的半废锅流程气化炉。该公司还自主研发出超重力脱硫机、溶硫釜、整体多层包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