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煤化工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盲目发展、产品同质化、水资源及环境压力大、低油价冲击。未来不同利益体的博弈仍将持续,如何尽快找到均衡点还得依赖国家具体规划的出台,中国煤化工产业的未来值得期待。
煤化工意味着什么?有人看到的是巨大的市场空间,有人担心的是投资和环境的高风险,还有人会强调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需求……立场各异,莫衷一是。
2015年的中国煤化工产业,在纷纷扰扰中前行,总结着“十二五”期间的经验和教训,也展望着“十三五”可能带来的美丽图景。这一年,市场和政策都在向煤化工施压,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从市场角度看,煤化工此前几年的兴盛缘于2011年以来的国内煤炭价格下行。煤企亏损急剧恶化,过剩的煤炭资源不断转化为煤化工产品,“逢煤必化”成为多家煤企的选择。原料、资本、技术纷纷涌入煤化工产业。整个行业近年来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示范工程及园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
然而,2014年下半年至今,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下跌,现代煤化工产品(如煤制油、煤制烯烃、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