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环境容量受限的风险日趋加剧,同时屡探新低的国际油价不断冲击着现代煤化工成本红线,但这似乎都难以冷却国内新建扩建项目的热潮。如何刹住“无序之风”的确成为考验国家层面决策者的一道难题。2015年12月底,国家环保部发布了《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简称《准入条件》),试图从环保入手规范现代煤化工建设,并将此作为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尽管环境容量受限的风险日趋加剧,同时屡探新低的国际油价不断冲击着现代煤化工成本红线,但这似乎都难以冷却国内新建扩建项目的热潮。如何刹住“无序之风”的确成为考验国家层面决策者的一道难题。2015年12月底,国家环保部发布了《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简称《准入条件》),试图从环保入手规范现代煤化工建设,并将此作为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依据。那么,《准入条件》能否刹住无序上马之车呢?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遏止行业“无序布局”
“环保部《准入条件》目标很明确,就是按照‘环境优先、合理布局、环保示范、源头控制、风险可控’的原则,通过规范新建、改建和扩建现代煤化工生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煤化工行业技术进步,从而达到国家所要求的适度、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的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瑞平如是说。
据胡瑞平介绍,近年来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规划拟建发展规模之庞大超乎想象,即使当前市场低谷期也仍然表现为高烧不退、积重难返,其发展速度与规模远远超过了国家定位的“示范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煤炭液化产能已经达到163万吨/年,甲醇制汽油产能可达到4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产能可达到142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产能130万吨/年。目前,已经获得核准或同意启动前期工作的项目已有18个,总投资约4630亿元,除西藏外,西部各地几乎都已经染指现代煤化工,煤制烯烃规划拟建规模超过300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超过2000亿立方米/年、煤制油超过3000万吨/年,仅鄂尔多斯就有14个煤化工基地,陕西榆林市有31个煤化工基地。
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李继林教授分析认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