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2009-2013年四川省省级环保部门审批的3800余个环评报告为统计分析对象,指出制约建设项目通过环评审查的六个主要因素并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建设单位、环评机构及管理部门三个层面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笔者拟通过对制约四川省重大建设项目通过环评审查的因素及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以期为环境管理及技术评估部门提供技术参考,提高环评机构的报告编制水平。促进符合产业政策、具有环境可行性的项目加快审批进度;对可能存在政策和环保障碍的项目,通过优化和采取技术措施使之具有环境可行性;属于国家明令禁止和严重违反产业政策及不具有环境可行性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
1 四川省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查现状
2009—2013年,四川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查重大项目约3814个,未通过技术审查的172个。其中,2009年审查项目825个,退件数56个,退件率为6.79%;2010年审查项目697个,退件数46个,退件率为6.6%;2011年审查项目720个,退件数36个,退件率为5%;2012年审查项目769个,退件数19个,退件率为2.47%;2013年审查项目803个,退件数15个,退件率为1.87%。
2 制约项目通过环评审查的因素及典型案例
2009—2013年,制约四川省建设项目通过技术审查的原因主要有六种情况:
一是不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发生率为15.1%;
二是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或专项(园区、流域、路网等)规划及规划环评相关要求,发生率为37.8%;
三是选址、选线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发生率为25%;
四是不符合环境容量、总量控制要求,发生率为2.9%;
五是项目环评报告工程分析存在重大缺漏,编制质量差,发生率为88.94%;
六是公众参与调查不符合相关要求,发生率为14.5%。
前四项属于建设项目的“硬伤”,实行“一票否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