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包括热、电、冷、气等越来越丰富,且对能源生产消费过程中的大气污染高度关注,而现有大型能源点的集中供应不能充分满足能源供应分散、多样化且经济环保的迫切要求,分布式能源由此而备受关注。当前的分布式能源主要以天然气为主,而我国的能源禀赋是富煤贫油少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煤为主的煤基分布式能源项目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煤基分布式能源是大气污染治理的有效途径
(一)散烧煤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散烧煤分布零散,总量巨大、污染严重、治理困难。2015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为36.5亿吨,其中约20%是散烧煤(约7亿吨)。据统计,仅华北地区每年的散烧煤用量就在2亿吨以上;另据环保部统计,每年冬季5个月全国采暖用煤量会达到4.2亿吨。目前我国在运行的中小型锅炉(含窑炉)为47万台,每年耗煤量是约5亿吨,占全国煤炭总消费量的14%左右,此外,还有农民生产生活用散烧煤。这些煤炭燃烧排放的烟尘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4.8%,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6.7%。约占全部煤炭消费总量20%的散烧煤,目前实际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占比超过40%,真正成为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心肺之患”。
(二)发展分布式能源可有效治理散烧煤尽管国家对京津冀鲁地区的燃煤锅炉严格管控,受用户成本承受力和地方政府工作力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替代散烧煤的措施仍难以落地。
分布式能源以其能源的阶梯利用(能源利用率可以达80%以上)、“三废”(废气、废水、废渣)集中处理、近距离输送、布局灵活、价格较低的特点,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有效解决方案。发展分布式能源是能源企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阵地。
(三)分布式能源逐步成为全球能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