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调查:煤化工盈利有哪些新路径
作者/来源: 日期: 2016-11-25 点击率:847
河南煤化工发展较早,早期以生产氮肥、甲醇为主,甲醇产量一度排在全国第一位。后来随着国内甲醇产能增长,甲醇价格下降,河南甲醇市场占有率下降。在新形势下,河南省煤化工产业怎么走?“十三五”期间又有哪些新打算?
10月25-28日,中国化工报记者对河南8家煤化工企业调研走访了解到,面对日趋严峻的市场竞争和环保压力,一些企业已经探索出各种路径,做好了转型升级的准备,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
严峻形势倒逼企业转型
在河南三门峡义马市,这个因煤而兴、因煤而生的能源城市这两年却不再火热,煤炭所生产的甲醇以及下游产品盈利能力明显下滑。“煤化工产业一度是我们的‘香饽饽’,但是国际油价和煤炭价格下滑之后,如今的‘香饽饽’已经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义马市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义马煤化工虽然具有很强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但产能过剩、价格下滑、环保压力等形式已经倒逼产业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刻,只有拓宽下游才能保住上游,稳住经济增长。
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江涛告诉记者,河南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煤气公司下属企业,目前拥有20万吨/年甲醇装置、两套1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两套4.5万吨/年1,4-丁二醇装置和10万吨/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装置。2011年至2015年实现连续5年盈利,其中2013年实现盈利3.26亿元,达到盈利峰值。
目前,受国内外价格下行、市场需求萎缩和同类型产品装置扩张的影响,各主要产品售价均大幅下降,开祥化工已经出现亏损,但现金流正常,装置运行良好。马江涛说:“今年前三季度,开祥化工主要装置运行情况良好,各生产装置运转率达到100%,负荷率在100%以上。其中气化装置A级连运208天,创历史最好水平。”
马江涛向记者着重介绍了他们的中期发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