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是高油价时代的产物。前些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高企,最高时达到147美元/桶,导致国内油气及其与之相关的下游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在此背景下,鉴于国内“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出于国家能源战略安全考虑,加之发展煤化工有利可图,在国家对现代煤化工相关政策的鼓励下,我国现代煤化工项目纷纷上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掉头向下,一路狂跌不止,刚刚兴起的煤化工产业饱受重创,苦不堪言。那么,现代煤化工该怎样应对低油价带来的冲击?
着力攻关“煤头水尾” 最大限度释放产能
投产的煤化工项目须着力攻关“煤头水尾”难题,最大限度释放产能。当下,不少投产的煤化工项目难敌低油价,特别是煤制油、煤制气项目,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生产不稳定,产能无法完全释放,导致产品成本过高,形成投产即亏局面。一些项目生产不稳定的根源,恰恰是“煤头水尾”出了问题。
所谓“煤头”问题,是指一些煤化工项目的气化技术还没有完全过关。据了解,我国最早建成投产的内蒙古一个煤制烯烃项目,受“煤头”困扰多年,至今仍在探索攻关。主要问题是当地储量最大的褐煤煤种由于质量原因,与气化炉不能完全匹配,造成气化过程不稳定、不充分,合成气产量无法满足后续生产需要等,致使项目产能无法有效释放。据了解,这家企业投产以来,实际产量仅为项目设计产能的50%左右,项目因此连年大幅亏损。我国最早建成投产的大唐克旗煤制气和汇能煤制气两个项目,由于对“煤头”没有完全吃透,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均出现了气化炉内夹壁腐败问题,导致停产检修。有的项目因气化炉因只能“吃”块煤,致使生产过程中大量末煤难以消化,成为制约生产的瓶颈;有的气化炉因水煤浆浓度不够,影响气化产量;更多的则是因气化炉与煤种不符,导致无法连续稳定生产,严重影响产量。
所谓“水尾”问题,是指项目的废水处理。国家在核准煤化工项目时,要求项目废水“零排放”,但现实情况是,由于煤化工项目废水处理量过大,以现有废水处理技术很难真正做到零排放。凡被要求“零排放”的煤化工项目,无一例外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