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结合现代煤化工相关政策,探讨了煤化工给水和废水利用的途径,介绍了实现煤化工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措施,重点分析和探讨了煤化工废水实现近“零”排放的组合工艺,阐明了实现近“零”排放的水处理相关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煤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和排水量巨大,以煤制烯烃为例,吨产品消耗煤炭3~5t,消耗水资源9~14t。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总体呈逆向分布,煤化工产业布局受煤炭资源主导,使得产业发展中水资源配置问题凸显。而水资源稀缺区域往往水环境容量也不足,甚至缺乏纳污水体,大量废水面临无处可排的困境。如何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对化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现代煤化工的生产过程探讨化工企业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措施。
化工企业既是耗水大户也是水资源污染大户,现代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指出,强化节水措施,减少新鲜水用量,具备条件的地区,优先使用矿井疏干水、再生水,禁止取用地下水作为生产用水。其次,根据清污分流、污污分治、深度处理、分质回用的原则设计废水处理处置方案。煤化工企业各排水系统对排出的污水进行分类处理、分级控制,污染装置区设置围堰收集污染雨水,对各装置排出的废水经处理后尽可能分级回用作生产用水。条件还指出,缺水地区应优先选用空冷、闭式循环等节水技术。全厂闭式循环冷却水场设置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水系统,喷淋系统补充水采用废水脱盐处理的淡水或蒸发结晶产出的凝结水,可大大降低对新鲜水的需求。废水综合利用可降低用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地下水过度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基于以上思路,根据生产用水水质要求,全厂用水分质、分级使用,对用水要求较高的生产装置采用新鲜生产水和反渗透及蒸发器产生淡水,全厂废水分质收集处理后回用于相应的工艺装置,达到全厂水系统的梯级使用。废水回用处理系统产生的高浓盐水经蒸发结晶装置处理后,分离出工业盐作为副产品出售,产生的杂盐送至危废中心处理,工程做到近“零”排放。
1、煤化工水资源利用主要节水措施
1.1矿井疏干水的综合利用
煤化工行业作为高耗水行业,其发展的同时即将造成的环境压力也随之而来。过度开采地下水,水位出现下降、居民饮水困难的社会问题也已随之显现。大量的地下水排出到地面,进一步加重地下水位下降,加快地表植被减少,地表沙漠化面积扩大,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