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润驱动 企业开工高负荷
对于西北地区煤化工企业来说,未来的出路除了降本增效外,还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9月4日至8日,期货日报记者跟随由大商所、中国石油(行情601857,诊股)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西北煤化工产业链调研团,通过走访西北地区煤化工重点项目,就当前煤化工市场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有“羊煤土气”之誉的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等资源,是我国煤化工重点项目集中地。聚烯烃因其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近年来需求旺盛,长期保持10%以上的年增速。在众多煤化工产品中,短短十来年,国内煤(甲醇)制烯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试生产到商业化运营,从一套装置到产能快速扩张”的发展历程。
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拥有180万吨煤基甲醇联合化工装置和60万吨甲醇基聚烯烃石化装置,是国内第一套从煤基进料连续生产出聚烯烃的CTO装置。2011年正式实现商业化运营,到2014年,该套装置仍处于磨合期。2015年开始实行1年半到2年一次大检修,开工负荷也逐步提高到100%,2017年1—8月平均开工负荷提高到105%。
在业内人士看来,神华包头煤化工60万吨CTO装置的发展是整个煤(甲醇)制烯烃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我国煤制聚烯烃产能超过800万吨,甲醇制聚烯烃产能超过400万吨,产业初具规模。其中,神华和中煤两大集团当前烯烃总年产能约650万吨。目前我国煤制聚烯烃产能在聚烯烃产能中占比近三分之一,随着后续产能的投放,占比仍将提高。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除了神华包头煤化工超负荷开工外,神华榆林60万吨MTO装置目前负荷达到110%;中煤蒙大60万吨MTO装置今年以来平均开工负荷106%,目前达到112%;中煤陕西榆林60万吨CTO装置自投产以来平均开工负荷也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