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18日,由全国新型煤气化技术发展委员会、《氮肥与合成气》杂志主办的2018第五届全国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交流年会于在安徽合肥召开。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石油和化工规划院院长顾宗勤在主旨报告中指出,煤制乙二醇工艺路线相对较短,投资相对较少,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国内相关技术已越来越成熟,产品质量能够部分或完全替代石油级乙二醇,应用于短纤、瓶片、长丝聚酯等下游产业。
但他同时强调,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还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其中与煤相关的因素就有好几个。一是国家实施煤炭“去产能”政策,导致国内煤炭价格上涨,使煤制油成本上升了约600元/吨,煤制气成本上升了450元/千立方米。大大降低了煤化工的经济性。
二是煤炭“去产能”政策也加大了煤炭新增产能的控制,煤炭矿区总体规划批复、产能核准等进一步大范围延缓,使得多个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煤炭资源配置难以得到落实。
三是环境排放指标压力加大,国家环评审批难度加大,很多项目因环境审批难而停顿。国内个别地方甚至已经出现环评指标需要购买、竞拍。如SO2万元//吨、NOx 万元/吨。这....